首页 > 生活 > 美食 > 十大含锌高的食物排名-生蚝上榜(营养价值高的海产珍品)

十大含锌高的食物排名-生蚝上榜(营养价值高的海产珍品)

城市专员的头像
城市专员
2022-12-21 09:45:53更新 · 4.53K票 · 1000位访客
生成海报
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十大含锌高的食物排名榜,为您推荐含锌量高的10种食物,其中包括东湖樱园、大洪山、花博汇、武汉大学等十大补锌食物,告诉您含锌量高的食物有哪些,锌含量较高的食物排行榜均为用户票选,供您参考。
【展开】

十大含锌高的食物排名-生蚝上榜(营养价值高的海产珍品)

羊肉
分类:家常菜
产地:世界各地
482
推荐理由:羊肉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家常菜,其鲜香、嫩滑、肥而不腻、香味浓郁,具有补体虚,祛寒冷,温补气血的功效,比较受欢迎的有新疆大尾羊简阳羊肉、萧县羊肉、盐池滩羊,但是因为羊肉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,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。【展开】
TOP 1
花生
产地:中国
482
推荐理由:花生的果实为荚果,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,也有黄褐色、褐色或黄色的,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。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,由种皮、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。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。种皮内为两片。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,花生果仁中提取油脂呈透明、淡黄色,味芳香,种子含脂肪油40-50%,含氮物质20-30%,淀粉8-21%,纤维素2-5%,水分5-8%,灰分2-4%,维生素等。花生米可以加工成副食品。花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可加工食物,味道较好,在中国广泛种植。【展开】
TOP 2
口蘑
分类:菌类
产地:锡盟的东乌旗、西乌旗和阿巴嘎旗、呼伦贝尔市、通辽等
480
推荐理由:口蘑是一种主要产在草原地区的菌类,其营养价值还有口感都是很强的,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,因为其产量不是很大。口蘑味道鲜美,口感细腻软滑,十分适口,既可炒食,又可焯水凉拌,且形状规整好看,是人们最喜爱的蘑菇之一。【展开】
TOP 3
猪肝
分类:家常菜
475
推荐理由:猪肝是一种含铁十分丰富的食物,它是可以调节和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的。但因为肝是猪体内最大的毒物中转站解毒器官,各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和混入食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质如农药等,都会聚集在肝脏中,所以猪肝食前要去毒。【展开】
TOP 4
山核桃
产地:中国浙江和安徽
461
推荐理由:山核桃是主要分布在中国浙江和安徽的胡桃科、山核桃属植物,其中含有亚油酸、亚麻酸及多种微量元素以及钙、磷、铁、钾、镁、锌、锰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,具有益智健脑、补肾益精、润燥滑肠的功效,同时可为脑组织代谢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。【展开】
TOP 5
生蚝
分类:海鲜
产地:全球性分布
436
推荐理由:生蚝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品,目前是在全球都很常见的。它的味道鲜美,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。生蚝的个头很大,一个带壳就能在一市斤以上,它一般是生长或者是养殖在江河与大海交融之处,在半咸半淡的内湾浅海上。【展开】
TOP 6
黑木耳
产地:中国
436
推荐理由:黑木耳是生长于栎、榆、杨、榕、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的食材,在中国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,其在40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代便认识、开发了黑木耳,并开始栽培、食用,现在我国的东北、华北、中南、西南及沿海各省份均有种植,黑木耳不仅滑嫩可口,滋味鲜美,而且营养丰富,享有素中之肉、素食之王的美称,是久负盛名的滋补品,有降血脂、抗血栓、抗衰老、抗肿瘤等功能。【展开】
TOP 7
燕麦片
产地:世界各地
428
推荐理由:燕麦片是主要燕麦粒轧制经过精细加工制的食品,而且其吃法多样,燕麦还具有葡聚糖,低密度脂肪蛋白,丰富的维生素,钙、磷、铁、锌、锰等矿物质,对降血脂,降血糖,减肥,清理肠道等有一定的功效,历来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,成为了深受欢迎的保健食品。【展开】
TOP 8
大米
产地:中国
427
推荐理由:大米是主要由稻谷经清理、砻谷、碾米、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,作为五谷之首,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,,而且大米味甘性平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益精强志、和五脏、通血脉、聪耳明目止烦、止渴、止泻的功。【展开】
TOP 9
黄豆
分类:豆类
产地:中国、美国、巴西等区域
422
推荐理由:黄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豆类食物,其原产地就是中国,且在我国各地都是有种植的。我国的黄豆栽培已经有三千多年左右的历史了,其有着健脾利水,解毒消肿的功效。也因为它极具营养,所以还被称为豆中之王、田中之肉、绿色的牛乳等,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。【展开】
TOP 10
标签:
举报
排名规则:《十大含锌高的食物排名-生蚝上榜(营养价值高的海产珍品)》根据每个卡片的搜索指数、人气投票进行排序,使用大数据排序,排名公正客观!。
各国美食
中国菜系
各省美食
子栏目
美食投票榜
热门美食文章
留下您的宝贵意见